近年来,随着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检查中发现了肺结节。一旦看到报告上的 “肺结节” 字样,不少人便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结节会发生恶变。对此,上海徐浦中医医院的吴福宁医生表示,并非所有肺结节都值得担忧,当肺结节具备以下 8 种特征时,基本可以判断为良性,大家不妨放宽心。
1. 直径<5 毫米的微小结节
吴福宁医生介绍,肺结节的大小是判断良恶性的重要依据之一。直径小于 5 毫米的微小结节,恶变概率极低,通常不足 1%。这类结节大多是肺部组织在正常生理变化或轻微炎症修复后留下的痕迹,在后续的随访观察中,绝大多数都不会出现明显变化,基本无需过度担心。
2. 边界清晰、形态规则
良性肺结节往往边界清晰,与周围正常肺组织有明显的界限,如同用画笔清晰勾勒出的形状。而且其形态规则,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吴福宁医生指出,这种清晰规整的外观,说明结节生长较为有序,没有癌细胞向外浸润、无序生长的迹象,是良性结节的典型特征。
3. 密度均匀的实性结节
从密度上看,实性结节是指在 CT 影像上表现为均匀一致的白色高密度影的结节。如果肺结节密度均匀,内部没有混杂的低密度影或其他异常密度改变,通常提示为良性 。这类结节可能是肺部的纤维组织增生、陈旧性炎症留下的疤痕等原因形成,一般不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4. 钙化结节
当肺结节内出现钙化现象时,也是良性的重要标志。吴福宁医生解释,钙化是由于钙盐在结节内沉积形成,常见于曾经感染过肺结核、肺炎等疾病,在疾病痊愈后,病灶部位逐渐发生钙化。在 CT 影像上,钙化结节会呈现出高亮的白色影像,犹如结节内部镶嵌了 “小钻石”,这类结节基本已经处于稳定状态,恶变可能性极小。
5. 长期稳定无变化
对于发现的肺结节,医生通常会建议定期进行随访复查,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影像资料,观察结节的变化情况。如果一个肺结节在 2 - 3 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随访过程中,大小、形态、密度都没有明显改变 ,那就可以基本认定它是良性的。吴福宁医生强调,恶性结节一般生长较为迅速,而长期稳定的结节,说明其生长处于静止状态,良性的可能性极大。
6. 位于肺叶周边
肺结节的生长位置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吴福宁医生指出,相较于靠近肺门等中央部位的结节,位于肺叶周边的结节良性概率更高。这是因为肺叶周边的组织相对简单,受到的刺激和影响较少,此处的结节多由局部炎症、组织增生等原因引起,恶变风险较低。
7. 多发性且大小相似的结节
如果在肺部发现多个肺结节,并且这些结节大小相似、形态相近,那么良性的可能性也较大 。这类多发性结节往往是由于全身性因素,如过敏反应、感染等,导致肺部多个部位同时出现的良性病变,与恶性肿瘤的单发性、侵袭性生长特点不同。
8. 炎性特征明显的结节
部分肺结节在检查中会表现出明显的炎性特征,如周围伴有磨玻璃影、晕征等,同时患者可能还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吴福宁医生表示,这种具有炎性特征的结节,多数是肺部当前或近期发生炎症导致的,通过抗感染治疗后,结节有可能缩小甚至完全消失,属于良性病变。
吴福宁医生最后提醒,虽然具备上述特征的肺结节基本为良性,但也不能因此忽视定期随访。一般来说,对于这类良性结节,可按照医生的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 CT 检查,动态监测结节变化。若在随访过程中,结节出现大小、形态、密度等方面的异常改变,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诊断。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既不盲目焦虑,也不放松警惕,才是对待肺结节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