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作为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虽然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合理的运动对于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徐浦中医院妇科肿瘤专家程航主任医师指出,子宫肌瘤患者在选择运动项目时需格外谨慎,避免进入运动误区,尤其是以下三个被广泛误解的“最怕”运动。
误区一:高强度腹部压力训练
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高强度腹部压力训练,常被误认为能“挤压”掉子宫肌瘤。然而,程航主任医师强调,这类运动实际上会增加腹压,导致子宫肌瘤受到挤压,长期进行可能加重肌瘤的压迫症状,如下腹部疼痛和尿频。此外,腹压增加还可能引起子宫肌瘤移位,增加手术难度。因此,子宫肌瘤患者应避免进行此类高强度腹部压力训练。
误区二:剧烈跳跃运动
跳绳、篮球等剧烈跳跃运动,同样被一些患者视为“消灭”子宫肌瘤的良方。然而,程航主任医师指出,这类运动会对盆底肌肉和子宫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增加子宫肌瘤的移动和扭转风险,可能导致急性疼痛、出血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需要紧急手术。因此,子宫肌瘤患者应尽量避免剧烈跳跃运动。
误区三:极端体位运动
倒立、瑜伽中的某些高难度动作等极端体位运动,也被一些患者误认为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手段。然而,程航主任医师提醒,这类运动会改变盆腔内的压力分布,对子宫肌瘤产生不利影响。长期进行极端体位运动可能会加重肌瘤的压迫症状,如下腹部疼痛和尿频,盆腔压力的改变还可能引起子宫肌瘤移位,增加手术难度。因此,子宫肌瘤患者应谨慎选择瑜伽等运动项目,避免进行极端体位运动。
程航主任医师建议,子宫肌瘤患者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应优先考虑低强度、低风险的活动,如散步、瑜伽(选择温和的体式)、太极拳、快走等。这些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增强体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子宫肌瘤带来的不适。同时,她强调,在进行任何形式的体育锻炼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以确保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子宫肌瘤患者在运动时应避免进入高强度腹部压力训练、剧烈跳跃运动和极端体位运动这三个误区。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结合医生的指导和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